做了這么些年非標自動化,從沒見過國產氣缸,這個東西很難制造嗎?
一般要求的用日本氣缸,稍微嚴格一點的用德國氣缸,要求非常嚴格的用美國氣缸。
氣缸的選型手冊上,內部結構、材料、參數等都是公開的,應該也沒有什么制造難度了,但為什么沒有國產氣缸?
我們都喜歡高大上,大國重器固然值得炫耀,但基礎零部件不能被忽略,氣缸雖小,但卻是組成重器的基礎,如果沒有氣缸,重器也造不出來。
國內的自動化設備,還處在搭積木的階段,都是基于國外零部件搭建的設備,離開了這些基礎零部件,重器也將不復存在。
基礎工業,任重而道遠。